依附理論主要在闡述與早期照顧者的親密性將影響到一個人未來的親密關係。首推是John Bowlby。這在發展心理學中相當受到重視,猩猩與鐵絲媽媽的實驗還記得在大學時上課欣賞過。後來依附理論發展出四大不同依附類型,包含安全型依附(我好你也好)、焦慮型依附(我不好你好)、逃避型依附(我好你不好)、錯亂型依附(我不好你也不好),最常見的舉例是媽媽離開和返回嬰兒的反應。
Sexual Addiction台灣翻譯為性別成癮,講師特別強調和性一點關係也沒有,但我覺得更精確的說是有時性只是表徵,重要的是成因與動機。比較極端的舉例如暴露狂、性侵犯,這些連結了背後許多心理因素。Sexual Addiction以前在大學唸書時比較少提到,從今天的演講當中,瞭解它和依附理論有所連結關係。根據今日講課,Sexual Addiction追溯原因可能與下列因素相關。
- 早年創傷與虐待
- 早年暴露在性滿足
- 缺乏健康的同性角色楷模
- 不恰道的個人界限
- 孤立與孤獨經歷
- 與父母斷絕關係
從上可以發現依附理論與SA的關係是安全感的提供,不安全的環境,想要逃避時,SA成為是一種逃避的選擇。諮商員、心理學家或社會工作者的介入管道包含從行為停止與實行、述說創傷、原生家庭議題(知道、認同與修復,族譜、藝術治療)等方向切入。
SA不同的依附類型,有不同的介入方式。
- Preoccupied(焦慮型):增加自我覺察,教導直接性的語言,別魯莽,要溫柔有禮。
- Dismissive(逃避型):增進對他人的覺察與自我健康的覺察,客觀同理心,追求尊重他人,為他人服務,減少自我感。這類型有時他們會孤芳自賞。
很感謝有這樣的機會進行短暫的充電,一個小時的課程,提前半個小時報到,並且領有餐盒用餐,報到櫃檯有相關的研習資訊與投影片講義、研習回饋表、筆記本便利貼等。時間並沒有準時結束,需要準時離席的人也自便。講師以講述搭配參與者提問的方式進行,會讓有睡意的人更顯睡意。
第一次踏進KU校園,雖然是不同校區,很新,感覺真不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